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4-10-18 09:38:45
【精华】小学语文教案模板汇编10篇

【精华】小学语文教案模板汇编10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学习《日月潭的传说》,培养学生追求光明的勇敢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知识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认3个字,会写6个字,参照词语库积累词语。

能力目标:能用自己的话讲这个传说故事。

教学重点:

1.在朗读中明白道理,体会情感。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投影片、生字词卡或小黑板。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喜欢旅游吗?出外旅游好处多多,可以锻炼身体,增长见识。今天老师带着同学们来个“秀才不出门,照样游天下”。老师带你们去日月潭看看。

二、出示课件,介绍日月潭。

配乐展示日月潭美丽的景色,相机介绍:湖中的光华岛把湖分成了两部分,北部像太阳,南部像上弦月,所以叫日月潭。

三、学习课文。

1.小黑板出示自学提示:

(1)故事的起因是什么?

(2)为了找回太阳和月亮,大尖和水社做了哪些努力?

(3)结果怎样?

(4)你从这个传说中明白了什么?

2.学生根据提示自学课文。

3.遇到生字新词,先自己拼读识记,有难度的同桌相互交流或标记疑难,以便求教。

四、检查、交流自学情况。

1.学习生字。

(1)学习3个会认字。

社,示字旁,注意与“衤”区别。

顿,组词“顿时”,形容时间短。

斧,形声字,上声下形。

(2)学写6个字:摇、顿、恶、阿、斧、剪。

2.学习1至4自然段,解决自学提示:故事的起因是什么?

3.指名朗读1至4自然段。了解故事起因:太阳月亮不见了。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指名读——小组读——齐读)

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没有了太阳和月亮,我们的世界会变成个什么样?

五、存疑,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1.太阳月亮到底去了哪里?

2.如果我们发现太阳月亮不见了会怎么做?

六、作业。

朗读课文,继续思考自学提示。上网或是从课外书报上收集相关资料。

第二课时

一、开门见山,引入新授。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日月潭的传说》。

二、回顾旧知。

1.故事的起因是什么?

2.学生带感情齐读课文1至4自然段。

过渡:我们知道,世界不能没有光明,人类不能没有太阳和月亮。勇敢的孩子们,我们跟随大尖和水社一起去寻找丢失的太阳和月亮吧。

三、按自学提示继续学习课文。

1.小黑板出示:

(1)为了找回太阳和月亮,大尖和水社做了哪些努力?

(2)结果怎样?

2.师生交流自学所得(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加以发挥):

首先,他们点起火把,翻山越岭,历尽艰险,来到一座大山前;然后,他们一口气跑到阿里山,挖出山底下的金斧子,金剪子,又回到水潭边;接下来,大尖用金斧子劈开公龙的脑袋,水社用金剪子剪下母龙的脑袋,让太阳和月亮从它们口中滚出来;最后,大尖拔了棵棕榈树把太阳顶上了天,水社拔了棵棕榈树把月亮也顶上了天。

3.在学生的朗读中相机进行字词教学:重点指导读音:棕榈树;理解并示范动作:抛。

4.品读重点段落或词句,体会情感。同时通过对比朗读,让学生体会删去表示动作的词语后,句子内容就很空洞,读起来就不生动、不具体,没有生气。(投影片出示。)

①大尖把太阳抛向空中,又把太阳顶上了天。水社把月亮往天上一抛,也把月亮送上了天。后来,人们就把这个水潭叫日月潭了。

②大尖抱起太阳,抛向空中,又拔起一棵棕榈树,把太阳顶上了天。水社抱起月亮,往天上一抛,也拔起一棵棕榈树,把月亮顶上了天。后来,人们就把这个大水潭叫日月潭了。

四、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把这个传说说给别人听。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学会3个复韵母ɑo ou iu和它们的四声,能够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能正确认读由声母与ɑo iɑo ou iu等组成的音节,会读三拼音音节和拼音句。

教学重点难点:读准复韵母的发音,会拼读音节。

教学具准备及辅助活动:教学挂图、拼音卡片。

主要板书计划: 11、ɑo ou iu

m d t n

dɑo t iɑo h ou l iu

g n z q

作业设计、安排:

课内:写字本上抄写韵母。

会读韵母,会拼音节。

课外:抄写音节,读熟拼音。

完成练习册。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认读ɑo e i uü。

2、抽读复韵母卡片:ɑi ei ui。

3、指名说说复韵母的一般发音方法。

二、看情境图,教学语境歌,引出新课内容

1、看情境图,说说图的内容。

2、听语境歌,相机出示ɑo ou iu。

三、教学复韵母ɑo ou iu

1、教学复韵母ɑo www.520xy8.com

(1)学习ɑo的读音。

①孩子们身上穿着什么衣服?(鸭绒袄)

“袄”是第几声?谁回把第三声改为第一声?

指名读。

②板书复韵母ɑo,ɑo由哪两个单韵母组成,读时要注意什么?

③教师范读,学生自由练读。

④指名读,注意纠正读错的音。

⑤比较ɑo和ɑi的发音异同。

(2)学习ɑo的四声。

①ɑo的声调应该标在谁的头上?为什么?

②出示:āoáoāoào

自由练读,打乱顺序读,指名读。

③引导用ɑo的四声组词。www.520xy8.com/article/

2、教学复韵母ou。

(1)学习ou的读音。

①板书ou ……此处隐藏10758个字……/p>

1、面对逢蒙的奸诈贪婪,嫦娥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1)想:唯一想到的是不让逢蒙奸计得逞,为的是乡亲们。

(2)做:什么叫“周旋”?想象嫦娥会怎么和逢蒙周旋。

(3)相机指导有感情朗读。

2、:机智勇敢的嫦娥展现在我们面前,感受到柔弱嫦娥身上的壮美了吗?

学习第6节。

1、嫦娥吃了仙药后怎么样了呢?请同学们看插图,再读第6节。

这段话只读一遍是不够的,请大家再读一遍,哪些词一下跳入你的眼中?

2、“飘飘悠悠”是什么意思?怎样才能把嫦娥飘飘悠悠的样子读出来?

3、这段话写得怎么样?练读。

4、现在你的心里是高兴还是难过呢?为什么?指名配乐读。

学习第7节。

1、后羿外出回来,不见了妻子嫦娥,后羿是一种怎样的心情?谁能把后羿内心的焦急读出来。指名读。

2、出示小黑板,练读。指“嫦娥!嫦娥!”。

3、你们从后羿的声声呼唤中,还听出了他怎样的心声?(板书:对妻子情深意重)

4、想象:嫦娥并不想离开人间,离开自己的丈夫,可是为了不让逢蒙得到仙药,她毅然吞下了仙药,飞向凄冷的月宫。此时,面对痴情的丈夫,朝夕相处的乡亲们,嫦娥会怎样想?怎样说呢?

结合学生的回答,回读第5节最后一句话。

5、嫦娥的不舍,后羿的追逐,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美,这是一种怎样的美?(板书:凄美)配乐读第6、7节,女生读第6节,男生读第7节。

6、因为这样美的情感,也就产生了一个美的节日,那就是——齐读最后一节。

三、全文。

是的,美的事物,当然包括故事,它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流逝,那就让我们记住神勇无比的后羿,机智勇敢的嫦娥。

四、引疑探究。

其实《嫦娥奔月》有许多版本,李商隐曾写过一首诗,其中有两句是这样的“嫦娥方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大家课后可查一查,看一看。

板书设计:

11、嫦娥奔月

后羿:力大无比为民造福对妻子情深意重壮美

嫦娥:(智斗逢蒙)机智勇敢美丽善良凄美

小学语文教案 篇10

在这几个月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仅把自己平时的一点心得写出来与大家探讨,希望大家能给予指导与帮助。在我个人认为,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是枯燥乏味,毫无生趣的。记得我小时候在语文课堂上时不时思想就跑别处去了,或困乏了。但是,如果把音乐,美术和表演带到语文课堂教学当中去,其效果却是迥然不同的,充分抓住学生的心理,这样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毕竟小学生生性活泼好动,他们对音乐,美术的兴趣好比学语文的兴趣浓厚。

一、设情景,渲染课堂气氛.

情景能发展人的思维,能给人以最大限度的联想,并且给人无限的美感,让人尽情想象,思索,潜移化地发展思维能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适当地添加些音乐,或配乐朗诵,或让学生唱一些与课文有关的歌曲,人仅能调节课堂气氛,给人轻松愉快的感觉,还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在教学《搭船的鸟》一课时,导入部分播放一只鸟在一条船上欢快地歌唱的图片及鸟叫声,使学生感受到人与动物是好朋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插入表演,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教学是师生双方的交流,但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学效果的好坏,关键看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对小学生来讲,如果能采用一种调动其积极性教学方法,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孩子的天性就爱动,有一种先天的表演欲望,我们在教学中如果能利用这一点做文章,有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教学《盲人摸象》这一课的最后几段的时候,让学生充分地通过表演,更好的去理解课文的真谛。可见,课堂的内容已以一种生动可见的形式深入孩子的心灵。

三、安排绘画,增添课堂情趣.

语言文字是一种抽象的符号形式,美术却是直观的艺术形式,而且美术在启发人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等方面有其独到的效果.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合理地安排学生进行绘画,不仅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而且能更深地理解课文的内容.例如:在教学古诗《山行》这一课中,我在讲解前两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一句时,先理解了词义,接着又根据词义画了枫林姿态的画面,让学生通过图,不但了解枫林是什么样子的,还从课文上简单的文字来理解,他们对此体会的很到位。打破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沟通语文学科与音乐,美术学科的联系,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作为语文老师,在作文教学中都会面临一个共同的困惑,那就是大多数学生愁于写作。一到作文课就愁眉不展,感觉不是没有合适的素材可选,就是语言匮乏,语句平淡无味。所写内容缺乏吸引力,主题不突出,达不到作文的目的。面对这种现状,我通过自己的一点探索,使学生及时走出这片窘迫的境地。自从开展语文主题学习以来,我感觉不论自己还是学生都受益匪浅,这对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无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下面,仅就自己在课堂上的初步尝试谈一谈开展语文阅读教学的实际效果。

组织课外阅读可以让学生学到一些习作知识,借此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积累丰富的秒词佳句,提高写作技巧。阅读教学课必须目标明确,要求适当。每次上阅读课事先说明要求,先利用20分钟时间让学生阅读自己感兴趣的文章,再用15分钟摘抄自己喜爱的字句,之后针对其中一篇阅读内容写出自己的感想。第二节课分组评比,各组选出优秀读书笔记,当堂读给同学听,当堂评比。任务布置下去,短暂的翻书声后,教室里变得鸦雀无声,从学生专注的神态中,看得出同学们读得津津有味。

第二节先是小组内评选,接着选出优秀习作在全班读。精选的三篇习作,其中一个同学读的是《十一支康乃馨》,他写到:读后我想到了自己,作为妈妈的儿子,我以前没有像文中的两兄弟一样去关心体贴父母。母亲今年四十多岁了,可她每天还辛勤的工作来养活我们一家四口。我知道母亲是家中的顶梁柱,而我却经常让妈妈给我干这干那,衣服全由妈妈洗,我为此而感到羞愧!妈妈您放心,我一定不辜负您对我的期望,努力学习,我要让您幸福的过好每一天。真是肺腑之言,一切教育尽在不言中。

另一个同学阅读的是《鲨鱼与鲤鱼》的故事,得出了一个道理: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第三个同学阅读的是《我是皇帝,我怕谁》。她是这样陈述的:这篇文章讲了作者想去春游但遭到了家人坚决反对的故事。这让作者感到伤心,只好偷偷溜走。这个同学联想了自己在家中处处受约束的情况,结尾大发感慨:我要大声呼吁我的家人,给我们这些可怜的小鸟一点自由吧,给我们做学生的一点自主权,行吗?文章读后发人深省!

以上就是我上过的一次阅读课实录。实践说明,只要把阅读还给学生,它将使学生受益无穷,并且受益是多方面的,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于老师虽然头发花白,但是精神矍铄。每次聆听于永正老师的课,那种质朴总让人感到沁入心脾的清新,让人回味无穷,真真正正深刻地感受到了于老师的“简简单单教语文”。

《【精华】小学语文教案模板汇编10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